您好!福禄德电力具有十多年专业技术和经验,主营产品有:电缆故障测试仪、直流电阻测试仪和绝缘电阻测试仪等电力测试设备

全 国 咨 询 热 线:027-82620419

24小时服务热线:15527402637

当前位置: 电缆故障测试仪 >> 产品中心 >> 油化类测试仪器系列
油化类测试仪器系列

FLDJJ-D全自动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

参考标准:GB507-1986、IEC60156
产品优势:

仪器油杯采用特种玻璃一次浇铸成型,杜绝了漏油等干扰现象的发生;

频率可根据客户需求设定,50/60HZ转换,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内置锂电池,无需外接电源。便携式结构,易于移动,户内外使用均很方便。


设备厂家:福禄德电力

全国销售热线:027-82620419
产品别称: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
产品介绍

FLDJJ-D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是我公司全体科研技术人员,依据国家标准GB507-1986及IEC60156国际标准的有关规定,发挥自身优势,经过多次现场试验和长期不懈努力,精心研制开发的高准确度、全数字化工业仪器。为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该系列仪器可分为单杯三杯及多杯等型号。仪器操作简便,造型美观大方。由于采用了全自动数字化微机控制,所以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安全可靠。仪器采用锂电池供电,现场无需外接电源方可进行试验。



产品特点

1. 仪器采用大容量单片机控制,工作稳定可靠;

2. 仪器内设宽范围看门狗电路杜绝了死机现象;

3. 多种操作选择,仪器程序设有GB507-1986、GB507-2002两种国家标准方法、行业标准DL/429、国际标准IEC156及自定义操作,可选标准有10个,满足国际大部分国家的需求;

4. 仪器油杯采用特种玻璃一次浇铸成型,杜绝了漏油等干扰现象的发生;

5. 仪器独特的高压端采样设计让测试值直接进入A/D转换器,避免了在模拟电路中造成的误差,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6. 频率可根据客户需求设定,50/60HZ转换,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7. 仪器内部具有过流、过压、短路等保护等功能,并且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电磁兼容性好;

8. 内置锂电池,无需外接电源。便携式结构,易于移动,户内外使用均很方便。


技术参数

升压器容量

1.5 kVA

输出电压


0~70 kV(可选)

升压速度

0.5kV/s-5.0kV/s(每0.5递增)十档任选

误差

0.2kV/s

电压精度

±(2%读数+2字)

电源畸变率

<1%

电极间隙

标准2.5 mm

试验次数

6 次(1-10次可选)

静放时间

900S(0-5900 S可选)

间隔静止时间

300S(0-5900S可选)

搅拌时间

15S(0-240S可选或常开/常关)

显示方式

大屏幕液晶汉字显示
外形尺寸

360mm

300mm

360 mm
仪器重量

22 kg


产品图集
检定证书
视频展示



售后保障

服务宗旨

遵循 “实用”、“够用”、“好用”的原则,为用户提供的整套解决方案。快速、果断、准确、周到、彻底的行动力赢得用户的满意。

售前服务承诺

1.提供专业咨询。在2小时之内答复您提出的专业技术问题;
2.提供详细资料。在1小时之内将您所需要的技术资料邮出;
3.提供合理报价。在2小时之内为您提供合理报价。

售中服务承诺

1.采用全国统一的《工业品买卖合同》与您签订合同和技术协议;
2.竭力按时按量为您提供优质产品,并采用最优运输方式,确保您收到货物完好无缺;
3.积极与使用人员沟通,尊重用户安排,为用户提供周到的技术支持。

售后服务承诺

1.我们将按照客户的要求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技术资料;
2.如果产品有质量问题,一年免费保修,有合同约定的按合同约定;
3.我们保证在15分钟内进行电话指导,由您自行排除设备的简单故障。

应用案例
  • 信義能源控股集团

    信義能源控股集团

  • 天津安全工器具

    天津安全工器具

  • 四川能投风电开发

    四川能投风电开发

  • 陕西国网

    陕西国网

武汉福禄德电力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专注于生产销售各类电力测试设备,目前主要经营产品有:电缆故障测试仪直流电阻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等,客户遍及全国,我们真诚期待与您进行良好合作。

  • 联系人:杨经理
  • 手机:15527402637
  • 电   话:18271409351
  • 邮箱:413494608@qq.com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佛祖岭街道凤凰园中路10号金华视工业园研发楼西边二楼

Copyright © 2022 武汉福禄德电力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08271号-2 XML地图

扫码加微信

扫码进小程序